北京时间2月25日随着中亚三国塔吉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联合提交2031年亚洲杯申办申请,这场“足球版图争夺战”正式进入白热化。据《北青体育》独家消息,中国足协已基本放弃申办该届赛事,这意味着继2023年亚洲杯“退赛风波”后,中国足球再次与国际顶级赛事主办权擦肩而过。
亚足联规定,2031年亚洲杯申办需在2月底前提交书面申请。当中亚三国于25日压哨递交材料时,中国足协的沉默已表明态度——这是继2023年亚洲杯后,中国足球第二次主动退出亚洲顶级赛事竞争。
中国足协的“弃成年保青训”策略早有端倪。自2022年放弃2023年亚洲杯后,足协接连拿下:
这一系列动作被解读为“曲线救国”——通过承办青少年赛事,既为各级国字号球队争取主场优势,又规避成年赛事的高风险投入。数据显示,中国U17男足近两年国际比赛胜率从27%提升至45%,侧面印证青训主场红利。
但代价同样惨重:亚洲杯主办权的连续缺席,使中国足球失去提升国际形象、刺激球市的关键机遇。对比卡塔尔借助2023年亚洲杯狂揽15亿美元旅游收入,中国足球的“战略收缩”引发业内争议。
尽管亚足联未明确“轮办规则”,但西亚已连续承办三届(2019阿联酋、2023卡塔尔、2027沙特),中亚与东亚的联合攻势势在必行。若中亚三国胜出,这将是亚洲杯首次落户中亚地区。
2019年6月,中国曾高调获得2023年亚洲杯主办权,规划投资超80亿元新建/改建10座专业球场。但2022年5月的突发退赛,导致北京工体、上海浦东等球场陷入“赛事线亿元。
亚足联秘书长温莎·约翰曾公开表示:“临时退赛打乱了整个亚洲足球的商业布局。” 此后中国在亚足联执委会的席位从3席减至1席,话语权大幅削弱。
“放弃亚洲杯是无奈之举,但青训绝不是避风港。” 前国脚孙继海指出,“日本每年举办50+项国际青少年赛事,我们却连亚洲杯都不敢接,这种差距需要勇气弥补。”
当2031年亚洲杯的聚光灯转向中亚或西亚,中国足球的“青训豪赌”已无退路。若未来五年无法在U系列赛事中实现突破,这场战略撤退恐将沦为历史笑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